close


田退湖進洞庭湖盈縮拉鋸戰

出乎多數人意料,地處洞庭湖口與長江交匯處的湖南嶽陽市,往年屢屢在長江洪水肆虐中“受傷”,今年竟扛住瞭。2012年7、8月間,長江爆發二十年難遇之洪水,嶽陽錄得33.44米的最高水位,超過警戒水位不足1米,低於1998年洪峰時的35.94米。而同一時期,長江上遊的四川、重慶,中遊的湖北、江西,下遊的浙江、江蘇均全線告急。“今年的成功避洪,洞庭湖綜合治理功不可沒!”嶽陽防汛辦副主任林蕩透露,由於歷史上大規模圍湖造田,洞庭湖對長江洪水的調節能力基本喪失。1998年後,湖南環洞庭湖區開始大力推行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使得洞庭湖調蓄功能大為提升。以嶽陽為例,自1998年開始,全市共分4期實施平退堤垸155個,退田還湖面積38萬畝,擴大河道行洪能力12%,增加蓄洪量15億m3。不過,隱患並未完全消除。湖田之爭“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19世紀末,洞庭湖進入全盛期,面積達到6000平方公裡。嶽陽水務局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湖南省洞庭湖區15200平方公裡中,湖泊面積為2625平方公裡。湖泊面積萎縮過半,僅為清末民初的43.8%。“相比泥沙淤積等自然原因,大圍墾、無序挖沙等人類活動對洞庭湖面積的侵蝕更嚴重。”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王克林透露。資料顯示,1949年來,洞庭湖周邊共加修堤垸266個,其中670公頃以上94個,圍湖造田及堵支並流等原因導致湖泊面積從4350平方公裡減少到目前的2600多平方公裡,造成調蓄洪水能力減少80億立方米。大面積圍墾在特定歷史時期確實令湖區周邊收益頗豐,建國後興建的屈原農場、黃蓋湖農場等國有農場和地方農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瞭糧食緊張問題。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長期的“與水爭地”帶來的負面效應亦開始顯現。“與水爭地”直接造成水的泛濫。特別是進入1990年代後,除1990、1992、1997年外,共發生6次較大與大型洪災,平均3年有兩次大水災。據湖南省水利廳測算,洞庭湖區每圍墾100平方公裡,可導致嶽陽城陵磯出口水位提高0.03米。1998年城陵磯最高水位為35.94米,其中圍墾至少導致水位抬高0.5米。為此,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爆發“湖田之爭”:部分專傢學者認為圍湖造田形成的堤垸大大阻礙瞭洞庭湖的蓄洪能力,建議退田還湖,但一些地方政府因地方利益以及對圍湖造田的破壞性認識不足,並不認可退田還湖。湖田之爭大背景下,大規模圍墾事實上並未令湖區農民真正受惠。記者近日在洞庭湖區調查到,環洞庭湖周邊的長江中遊堤垸經濟,多數是赤字經濟。在嶽陽市湘陰縣青潭垸,曾經的湖區農民譚紹學依據回憶,為記者算瞭一筆賬:圍湖建垸造田,風調雨順時,畝產1400斤稻谷,收入不過1000元左右,“由於垸內地勢低,每個垸內都要修建水泵房排澇,維持一畝地一年電費成本是500多元,去掉種子肥料錢,收入少得可憐,碰上水災的話,基本年年都虧本。”嶽陽市相關統計顯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圍湖造田建的堤垸中,除少部分栽種楊樹等經濟林的堤垸經濟效益較好外,栽種純水稻的堤垸95%難以保本,5%為微利狀態。退田還湖“躍進”湖田之爭在1998年出現風向傾斜,轉機源於當年長江流域的特大洪水。1998年的特大洪水,固然因氣候異常、暴雨增加而起,但沿江湖泊的調蓄能力降低亦是主要禍因。資料顯示,建國以來,洞庭湖、鄱陽湖因淤積圍墾減少容積180億㎡以上。洪水消退後,國務院下定決心,開始對全國大的通江湖泊推行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湖田之爭”的天平開始向“退田還湖”傾斜,洞庭湖的綜合治理由此發軔。“退田還湖是核心和關鍵,平垸行洪是目的,移民建鎮是配套措施。”嶽陽防汛辦副主任林蕩如是解析政策的重心所在。自1998年至2004年間的近7年時間內,湖南省圍繞環洞庭湖區,展開退田還湖等綜合治理,而退田還湖的重點區域在嶽陽、益陽、常德三市,尤以嶽陽為重中之重。“退田還湖分為單退和雙退兩種。”林蕩告訴記者,“單退”就是退人不退耕,垸內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繼續耕種,“雙退”則是退人又退耕。嶽陽市水務局資料顯示,7年間,全市退田還湖工作涉及10個縣、市、區,102個鄉鎮,155個堤垸,移民5.9萬戶、21.6萬人;騰出面積38萬畝。“更重要的是,退田還湖減少瞭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還大大節省瞭抗洪開支。”嶽陽華容縣移民局局長石炎林透露,退田還湖後,臨洪大堤相應縮減,防汛搶險開支大為減少,僅華容一縣,一年節省的抗洪開支即達600萬元,而且再未出現洪災導致人員死亡。“2004年退田還湖已經基本結束完成驗收,之後的幾年是效果鞏固期。”湖南省水利廳人士透露,目前環洞庭湖區實行“單退”的堤垸,大部分是雇人管理,而針對周企業貸款嘉義信貸年息邊可能存在的“圍湖造田”反彈現象,環湖地區的各市都成立瞭水政執法大隊,防止復墾現象出現。保護與發展“拉鋸”記者在嶽陽市洞庭湖區調查到,近年楊樹種植在一些環湖堤垸越來越普遍,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楊樹種植大規模蠶食洞庭湖面積,影響洞庭湖及周邊河流的蓄洪行洪能力。在華容縣的數個堤垸,記者看到,原本多在高位洲灘栽種的楊樹,已經被栽種到瞭低位洲灘甚至水草灘塗,為瞭使楊樹不被淹,栽種者采用機械挖溝抬壟的方式大面積的進行工程造林,一步步侵占洞庭湖的“地盤”。“楊樹是經濟林,造紙什麼的都用得上,價值比較高,因此很多企業和有關系的個體戶都承包洲灘種楊樹,我們想管也管不瞭呀。”華容縣臨湖鄉鎮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無奈透露。除瞭種植楊樹,環洞庭湖區大量存在的小造紙廠等污染企業,也在逐步蠶食洞庭湖水面。內幕人士透露,在常德西洞庭、益陽沅江、嶽陽城陵磯等環洞庭湖地帶,中小造紙廠屢禁不絕。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環洞庭湖造紙企業的規模達到350萬噸,是1998年時的數倍。這些造紙企業向洞庭湖大量排放工業廢水廢渣,破壞洞庭湖生態的同時,還在入湖處沖積形成三角洲,影響洞庭湖的洪水調蓄能力。而部分地方政府為當地經濟利益考慮,采取消極甚至是抵制的態度對待治理,洞庭湖綜合治理正面臨保護與發展的反復“拉鋸”。洞庭湖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張鴻告訴記者,洞庭湖綜合治理要求對湖區濕地進行嚴格保護,這就限制瞭一些縣鄉政府對濕地資源的過度利用,會影響地方政府對一些企業的引入和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的上馬,同時濕地保護對當地的農業生產也會有一定影響。“在治理和保護的過程中阻力重重。”張鴻透露,很多地方政府從地區利益出發,對洞庭湖保護並不熱心,陽奉陰違的事件亦時有發生。

新聞來源http://news.h信貸利率比較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exun.com/2012-08-31/145331341.html

苗栗縣銀行汽車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jrm7dk63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